詩婢家,從一個世紀的煙云中走來,在她百歲誕辰之際,我們舉辦此次《古意新韻·百年風雅》——詩婢家百年展,誠邀川蜀地區當代知名書畫家們,妙筆為媒,佳作為介,繪寫百年詩婢家書畫風雅,希冀下個百年踵事增華。
一百年來,詩婢家立足于詩書畫印,根植傳統藝術文化,把情懷灌注到風雅文事與丹青妙筆之間,保持雅正、傳承文化,氤氳著濃厚的人文氣息,不僅是幾代書畫人的“家”,更是文化人的精神歸宿。
環顧四周,一個文化品牌存活百年還在持續發展的,實在屈指可數。回溯過往,一個文化品牌為了生存發展而歷經滄桑,百年也似乎只在彈指歲月之間。詩婢家的百年,有過榮光,有過滄桑,但無論世事變遷,始終不離的,還是一群又一群蜀中文人和書畫家。
詩婢家初生的年代正值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五老七賢”作為蜀中傳統文化的承繼者,常聚詩婢家,寒雨圍爐,詩畫唱和。抗戰時期,西南內遷帶來的是全國頂尖藝術家們齊聚西南,與本土藝術家共同掀起了四川近代美術史的高潮。張大千、徐悲鴻、謝無量等藝術巨匠的佳作常懸詩婢家,他們本人也經常到訪詩婢家,閑語詩畫。
進入二十一世紀,馬識途、流沙河等高山仰止的文人藝術家們,仍不遺余力地鼎力相助。今年已106歲高齡的馬識途先生曾撰聯:“二千年漢代韻事尤傳是耶非耶彳亍當時琴臺路,九十載蜀中文脈未斷燦矣爛矣睨睇今日詩婢家”。
當今,詩婢家與更多的藝術家們交往甚密,構建起交流互助,相得益彰的文化平臺。緣此,我們以百余人為聚,匯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齊聚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起承轉合,開啟詩婢家新的華章。
“詩婢家”三字,是榮耀,亦是責任。在盛名的光環之下,我們有藝術家的偏愛;在時代賦予的擔當之下,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謹慎持重。百年風雨,經搖曳而生姿煥彩;文脈長存,歷世代而飄然不散。
借以此展為記,感謝這一百年來,所有支持和愛護詩婢家的朋友們。詩婢家因你們而精彩,未來將繼續與你們同行。此次《古意新韻·百年風雅》—詩婢家百年展,從籌備之初到今天的展覽呈現,得到了廣大藝術家朋友的鼎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謝。同時也因時因地所制,無法邀請所有與詩婢家有關的藝術家朋友參展,不盡之處,一并致歉。
新百年,我們共同期待!
錦水長流,文脈不斷。
詩婢家,亦將悠遠流長……
作者丨趙文溱(成都詩婢家美術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