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四川省圖書館、天津森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組織的“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古籍保護2020年技術研討會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辦。
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在黨和政府重視下,古籍保護領域新技術研發和現代科技手段的融入,有力地補充了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古籍保護的傳統經驗和做法。為了支持和開展古籍保護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引導新技術、新標準的推廣,搭建古籍保護領域行業交流、協作、共享平臺,11月11日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四川省圖書館、天津森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組織的“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古籍保護2020年技術研討會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辦,來自全國圖書館、文博機構、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的專家學者、管理人員、技術人員80余人參加了會議。
座談交流
本次研討活動設計了主題演講、專題演講、應用演講三個環節,演講者分別以蟲霉防治比較;飽水古木材低溫低氧保護應用;藏品小微環境調控技術及應用;民族古籍數字化保護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古籍修復專用光源的關鍵特征;館藏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和博物館預防性保護應用技術等為題,多角度交流探討了古籍保護技術的研究應用和創新發展。專題演講之前,參會人員集體參觀了由天津森羅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在四川省圖書館安裝的古籍低氧氣調殺蟲系統的現場演示。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在剛剛落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本次研討會以“創新驅動,融合發展”為主題,專家們的報告科技含量高,十分精彩實用,這既是對全會精神的積極響應,也為未來推動十四五期間古籍保護行業發展啟發了的思路。
大家表示,中國古籍保護協會作為行業組織,引導社會力量致力于通過技術應用推廣、學術研究交流,推動古籍保護行業的科技進步,是一件值得肯定和有意義的事情。展望未來,從事古籍存藏保護、科學研究、技術應用的機構和單位,要在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基礎上,促進“十四五”期間古籍保護規劃開好頭、起好步,要相互助力,形成產、學、研一條龍,促進古籍保護工作和利用水平的持續提升,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再作貢獻。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副會長李忠昊主持。中國古籍保護協會會長劉惠平、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川、四川省圖書館館長何光倫出席研討會并先后致辭。
中國古籍保護協會會長劉惠平致辭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川致辭
四川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何光倫致辭
相關推薦
相關排行